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467136
 曼恩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有些絮語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關於全球化的省思(6)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關於全球化的省思(5)
作者: 曼恩 日期: 2007.01.17  天氣:  心情:

國家或區域總部的優點

1. 新科技使固定成本(如設備、機械等)的重要性增加,因此使變動成本(如工資、原料等)的重要性減低。確然,雇用某些特定的勞動力(特別是知識密集勞動力)的成本看似接近固定成本,這種轉變所造成的影響,便是公司不再以將生產製造單位移往更便宜的勞力供給處作為節省成本的方案,此現象在已開發國家中特別明顯。除了廣場協定後(post-Plaza)日本對亞洲地區的滲透外,這種傾向在某種程度上反映了將生產製造活動移往工資便宜處之趨勢的整體減速,對已開發國家尤然(Oman, 1994)。

2. 許多新的製造方法日漸強調生產者與供應商的接近(對非組裝式生產線尤然)。正因這種方法傾向於嘉惠地區性的供應商網路,導致「原料來源全球化」的概念在實務上處處掣肘。

3. 國內連結(domestic linkages)--國家的制度性架構。這使企業與貿易協會、訓練機構、財務機構和國家與區域政府等支援系統之間,產生了密不可分的關係。為維持高工資經濟體系,一項最重要的支援系統便是政府-企業關係,而這種關係往往帶來競爭優勢(competitive advantage)。

總此看來企業四處移動的優勢與頻率,並未如先前所想像的顯著與頻繁。對於與政府關係良好企業而言,關係往往是面對競爭時的有利武器。以新加坡這個肇基於多國企業投資的國家為例,過去三十年來,有上百間多國企業在此投資,雖然工資節節上升,但許多公司仍不撤離,也是因為有這些公司,使新加坡的每人所得高過英國。確然,在亞洲地區,新加坡是除了日本與香港之外最貴之處。相對而言,以英國為例,多國公司撤資或停止新增投資早已不是新鮮事。無疑地,學界對多國企業在各地行為的差異性仍然欠缺研究。但有人認為,企業與政府的關係,往往比短期投資誘因更能影響這些企業的行為。
標籤:
瀏覽次數:136    人氣指數:5696    累積鼓勵:278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有些絮語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關於全球化的省思(6)
 
住戶回應
 
時間:2009-01-15 21:33
她, 57歲,中南美洲,服務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作者回覆說[2009-01-23 01:37]:

本來已經花白了頭

 
時間:2007-01-18 02:42
她, 44歲,新北市,其他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時間:2007-01-17 14:43
他, 99歲,新北市,教育研究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時間:2007-01-17 03:14
她, 99歲,非洲,其他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給我們一個讚!